江蘇德克沃熱力設備有限公司蒸汽發生器的核心部件是保障其穩定產汽、安全運行和高 效換熱的關鍵,不同類型(電加熱、燃油 / 燃氣等)的設備部件略有差異,但核心功能模塊一致。以下是蒸汽發生器的核心部件及各自作用:

一、儲水與蒸汽分離部件

1. 鍋筒 / 水箱(汽包)

作用:儲存待加熱的軟 化水,是水與蒸汽的分離空間。水在鍋筒內被加熱至沸騰后產生蒸汽,鍋筒通過內部結構(如汽水分離器)將蒸汽中的水分分離,確保輸出蒸汽的干燥度(減少帶水現象,避免影響用汽設備)。

特點:需承受一定壓力,材質多為耐高溫、耐腐蝕的鋼材(如鍋爐鋼),部分小型設備可能簡化為水箱結構。

2. 汽水分離器

作用:安裝在鍋筒或蒸汽輸出管道上,通過離心分離、擋板攔 截等方式去除蒸汽中攜帶的水滴,提高蒸汽品質(尤其是工業用汽需低濕度蒸汽)。

重要性:避免濕蒸汽進入管道或設備導致熱效率下降、管道腐蝕等問題。

二、加熱與換熱核心部件

1. 加熱元件(電加熱型核心)

類型:電阻加熱管、電磁感應線圈等。

作用:將電能直接轉化為熱 能,通過接觸或電磁感應加熱鍋筒內的水。電阻加熱管直接浸入水中,電磁感應則通過磁場在金屬容器內產生渦流生熱。

要求:需具備耐高溫、防水、絕緣性能,部分設備會設計防干燒保護(如溫度傳感器聯動斷電)。

2. 燃燒室與燃燒器(燃油 / 燃氣 / 燃煤型核心)

燃燒室(爐膽):燃料(燃氣、燃油、煤炭)燃燒的空間,產生高溫煙氣。爐膽需耐高溫、抗沖刷,材質多為耐熱鋼或鑄鐵,結構設計需保證燃料充分燃燒。

燃燒器:僅燃油 / 燃氣型配備,負責將燃料與空氣按比例混合后點火燃燒,控制燃燒效率和火焰穩定性。優 質燃燒器可實現低氮排放(符合環保標準)。

3. 熱交換器(傳熱核心)

作用:將燃燒室產生的高溫煙氣熱量(燃料型)或加熱元件的熱量(電型)傳遞給鍋筒內的水,是 “熱量轉換” 的關鍵環節。

類型:

水管式:水在管道內流動,煙氣在管外加熱(熱效率高,適合高壓大容量);

火管式:煙氣在管道內流動,水在管外被加熱(結構簡單,維護方便,適合低壓中小容量)。

三、水循環與補水部件

1. 給水泵(補水泵)

作用:將軟 化水箱中的水加壓注入鍋筒,維持鍋內水位穩定。根據設備容量可分為手動補水(小型設備)或自動補水(通過水位傳感器聯動控制)。

要求:需具備一定壓力(克服鍋內蒸汽壓力),材質需耐水腐蝕,部分設備配備備用泵以防故障。

2. 水位計

作用:實時顯示鍋筒內的水位,是防止 “干燒” 的關鍵部件。操作人員可通過水位計觀察水位是否在安全范圍(過低易導致加熱元件損壞或爆 炸,過高會降低蒸汽品質)。

類型:玻璃管水位計、磁性翻板水位計等,部分智能設備會搭配電子水位傳感器,實現低水位自動報 警或停機。

四、安全保護部件

1. 安全閥

核心作用:當鍋內蒸汽壓力超過設定安全值時,自動開啟泄壓,防止壓力過高導致爆 炸,是蒸汽發生器的 “保命裝置”。

要求:必 須定期校驗(按特種設備規范),確保靈敏可靠,不可隨意拆卸或堵塞。

2. 壓力控 制器 / 壓力表

壓力表:實時顯示鍋內蒸汽壓力,便于操作人員監控壓力是否在正常范圍。

壓力控 制器:通過壓力傳感器聯動控制加熱系統,當壓力達到設定上限時自動停止加熱,壓力低于下限時重啟,實現壓力自動調節。

3. 排污閥

作用:定期排出鍋筒底部的水垢、泥沙等雜質(因水質處理不徹 底或長期運行積累),避免結垢影響傳熱效率或堵塞管道。

操作:需定期手動或自動排污(如每天 1-2 次),排污時需控制閥門開度,避免大量蒸汽泄漏。

4. 保護裝置(按類型附加)

電加熱型:配備過熱保護、漏電保護、干燒保護(水位過低自動斷電);

燃油 / 燃氣型:配備熄火保護(火焰熄滅后自動切斷燃料供應)、風壓保護(風機故障時停爐)、燃氣泄漏報 警等。

五、控制系統

組成:PLC 控 制器、觸摸屏、溫度 / 壓力 / 水位傳感器、電磁閥等。

作用:實現自動化運行,如自動補水、自動控溫 / 控壓、定時啟停、故障報 警(如超壓、缺水、漏電)等,減少人工操作,提升安全性和穩定性。

進階功能:部分高 端設備支持遠程監控(通過物聯網),可實時查看運行數據并遠程調節參數。

       蒸汽發生器的核心部件圍繞 “安全儲水、高 效換熱、穩定產汽、自動保護” 四大功能設計,其中鍋筒、加熱 / 燃燒部件、熱交換器、安全閥、水位控制部件是保障設備運行的基礎,缺一不可。日常維護需重 點關注這些部件的狀態(如清潔度、靈敏度、腐蝕情況),以延長設備壽命并避免安全風險。